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无人机赋能低空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2-13 15:37:55
申报单位:宁夏无人机行业协会低空经济研究院
投上一票  

  总体介绍

  宁夏无人机协会研究院成立旨在推动低空经济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通过搭建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制造产业链平台,助力企业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组织架构

  航空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无人飞行器技术应用、有人和无人飞行器融合技术应用、航空器系统应用、低空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等。

  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示范产业园、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协同。

  低空经济政策法规研究中心:国际形势研判、国家部委政策研究预判、相关政策指导、编制、制定。

  战略发展委员会:研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制定研究院对外战略合作、投融资等规划。

  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研究成果转化合作、发布权威成果信息、成果孵化、预研参研项目引入及导出等。为低空经济行业头部企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等机构提供优质产业空间和服务空间。

  低空经济交易中心:为低空经济产业贸易配套服务,集交易、结算、信息、物流、展销、金融和国际采购服务于一体,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归一”的现代化、功能配套齐全的低空经济交易中心市场。

  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低空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宁夏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区、低空场景应用先行区、低空融合飞行样板区,支撑引领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中应用场景

  一、公共安全方面应用

  近年来,除警用直升机外,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警用装备在公共安全方面得到较快的应用。在追捕逃犯、巡逻搜索、运送警力、铲毒禁毒、反恐防暴、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保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一)反恐处突

  无人机能利用承载的高灵敏度照相机进行不间断的画面拍摄,获取影像资料,并将所获得信息和图像传送回地面。如遇到突发事件、灾害性暴力事件,可迅速达到实时现场视频画面传输,供指挥者决策和判断,进一步提高公安干警的响应、决策、评估效率,推动公安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应急突发

  当城市监控设备被破坏时,无人机作为独立的设备可以深入危险地区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侦查任务,也可以对现场情况不间断地拍摄,为警方提供第一手直观的宝贵资料。

  (三)防暴搜捕

  无人机可以对逃犯采取的各种逃跑方式进行跟踪、监视,也可以搭载红外设备,对夜晚逃犯进行监控,可对躲藏在丛林里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扫描式飞行搜索。

  (四)聚众闹事

  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无人机还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以及通过加装高音喇叭可以进行空中喊话,传递政府信息。

  (五)大型集会、会议安保监控

  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以及可以快速机动到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二、应急救援方面的应用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无人机可快速获取灾区的高清图像,为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支持。无人机可在夜间对救援现场进行照明、搜救,提高搜救效率和安全性。在应急通讯方面,无人机可携带应急通讯基站并可自组网,为灾区提供信号覆盖,保证灾区与外界的通讯畅通。在灾后防疫方面,无人机可执行防疫药物喷洒任务,抑止病菌滋生,安全高效作业。

  三、生态环境保护监测方面的应用

  (一)大气污染监测

  无人机可以配备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温度等指标,帮助精确分析环境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程度,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加精准的应对策略。

  (二)水质监测

  无人机可以携带水样采集设备,对湖泊、河流、水库等水域进行采样和分析并监测水域污染源和寻找源头,及时预警水污染事件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四、森林防火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能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巡护,不受地形限制,可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和数据,有效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它不仅可以发现林区内的可疑热源和非法进入的可疑人员及车辆,还可对偏远、地形复杂的区域进行长时间、大面积的定点空中巡护。此外,它还可以结合森林防火演练,加强对林区旅游、人员活动密集区的巡护,实现对森林草原的高效、全面监控。

  五、测绘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可获取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这些影像可用于三维实景建模,能够提供准确的土地纹理和作物分类信息,可应用于农业用地分析、作物类型识别等。

  林业巡查方面的应用

  (一)森林资源调查监测

  无人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获取森林资源的高清图像,通过后台系统分析林木类别、分布范围、面积等准确数据,帮助林业部门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变化情况,监测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情况,及时发现并预防森林灾害的发生。

  (二)森林执法管理

  无人机可以搭载视频传感器和相机等设备,进行森林的常态化巡检和执法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七、油气管线巡护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高效地完成大范围的常规巡检,发现情况即可定位报警,可以锁定和跟踪地面目标探查细节,配合远程喊话器,及时发现、威慑、制止破坏管线和盗油行为,并做现场取证。无人机不受地形地貌影响,可以到达许多人工徒步和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及时消除一些人工巡护无法发现的安全盲区。

  八、电力巡检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电力巡检可以覆盖大面积的电力设施,并且可以快速移动,对电力设备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和检查,为巡检结果的分析和判断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大大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九、农业植保方面的应用

  (一)监测作物生长状态

  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的摄像头,通过拍摄农田中的植物,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灌溉需求等方面的监测。

  (二)植保喷洒

  无人机可以搭载植保喷洒系统,通过精确定位和智能喷洒控制,实现对农田中的农药、肥料等化学物质的喷洒,提高植物保护效果。

  (三)种植设计

  利用无人机拍摄得到的影像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可以进行精细化种植设计和管理,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十、交通方面的应用

  (一)交通监测与管理

  通过无人机对道路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计数,获取交通流量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参考。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搭载喊话器,对现场进行管理、控制。

  (二)违章取证

  无人机搭载录像及测速设备,可以监测和录像车辆违法行为,实时抓拍证据提交给相关部门,有效维护高速公路正常秩序。

  (三)道路、桥梁运维

  无人机对道路、桥梁等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快速采集与处理,精准定位、高效响应。

  十一、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应用

  (一)违建建筑查处

  在指定区域使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对高层楼顶、地形复杂的违建建筑全貌排查,“两违”查处不在受地形限制。

  (二)环境卫生督察

  偷倒垃圾之地多为环境隐蔽、人烟稀少处,且不易被发现,给案件取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助力执法取证,形成“地空联合、人机结合”的立体交叉巡查模式。

  (三)河道垃圾监测

  河道巡检通过设定航线进行自动化巡检,执法人员可以对问题点进行拍照或者录制视频。立即派人清理河道及两岸的垃圾,并处理非法排污的企业,通过收集航拍影像信息,精确地获得水情、水质、水生态、漂浮物等信息。

  (四)施工现场管理

  无人机将施工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到地面站及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巡查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实现了在线监管。提高隐秘性、安全性,挂载空气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空气质量,并把空气中PM2.5、臭氧等大气污染因子浓度传输到信息调度指挥中心。

  十二、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方面应用

  无人机由于其灵活机动、自主操控、空中悬停、荷载多样等优势,使其更加符合人民防空全天候防空应急的需求,凸显传统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是弥补了传统信息采集手段受地形、环境等影响的局限性,能有效解决实战通信无法深入事发地区核心等问题。

  二是能降低应急救援人员伤亡,可以在更加危险的环境中工作,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代价、最小的损失侦查现场情况,又有效避免了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三是可实现多种功能模块的搭载。无人机通过挂载红外热成像吊舱,可搜寻烟雾中的起火点或被困人员;无人机挂载喊话器,可实现人民防空警报的高空鸣放,以及大型活动治安或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等。

  十三、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兴起为文旅产业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模式,还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一)低空eVTOL为旅游提供了新的运输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缆车和索道相比,低空飞行器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山顶和山间的物资快速运输,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二)低空eVTOL为旅游增添了新的维度。通过低空飞行,游客可以从空中俯瞰河流、湖泊和海岸线,享受与众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三) 低空eVTOL使得原本难以到达的奇境地区变得更加容易接近。无论是峡谷、山脉、瀑布、冰川、洞穴、极地还是其他险峻地形,低空飞行器都有更大的可能性轻松抵达,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探险和观赏体验。

  十四、无人机技术人才培训考证

  无人机培训考证市场是低空经济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众多无人机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的方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无人机操作基础、飞行法规、飞行技巧、维护保养等,旨在培养学员具备无人机飞行和应用的综合能力。

  同时,这些培训机构还为学员提供国家认可的无人机驾驶员证书,如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等,以证明其具备从事无人机相关工作的资格。

  无人机防御反制安全管理

  无人机反制防御系统,是针对无人机技术滥用和非法操作所采取的必要预防措施。

  一、低空空域安全管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2023年5月份发布的761号令,《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以及下列区域上方的空域应当划设为管制空域:

  (一)机场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二)国界线、实际控制线、边境线向我方一侧一定范围的区域;

  (三)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监管场所等涉密单位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四)重要军工设施保护区域、核设施控制区域、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生产和仓储区域,以及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储区域;

  (五)发电厂、变电站、加油(气)站、供水厂、公共交通枢纽、航电枢纽、重大水利设施、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线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射电天文台、卫星测控(导航)站、航空无线电导航台、雷达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七)重要革命纪念地、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八)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规定的其他区域。

  这些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

  二、建设无人机反制防御系统的原因及重要性:

  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逐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起已有序开放低空空域。但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无人机扰航、走私、甚至恐怖袭击等事件,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安全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建设无人机反制系统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保护敏感区域安全

  2、防范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

  3、维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4、避免干扰紧急救援和执法行动。

  搭建无人机反制系统,它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已知的安全威胁,还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保障社会安全、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反制系统的建设已成为维护空中安全的重要基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