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织天罗地网 ,护低空安全”
一、系统介绍
北京羽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羽嘉科技”)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打造的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具备“探、识、打、评、练”五维一体的系统防空作战能力,具有协同探测、综合识别、敏捷指控、复合处置、智能反群、机动部署、训练辅助、实时效评等技术特点和优势。
针对目前国内无人机反制干扰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基于对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机理研究的成果,突破现有产品仅能针对导航链路和控制链路等接收设备的反制技术,采用超宽频带、多干扰样式组合、空间大功率合成干扰机理,提出了既可在远距离压制式干扰无人机的测控通信链路和卫星导航信号,更能对小无人机飞行控制、发动机控制电路和器件实施干扰,致其控制逻辑发生反转,使无人机飞行失控,达到损伤目标的效果,且能对任意方向上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群目标实施迅捷干扰的技术途径,实现了既可以反制中大型无人机,也可以反制低慢小无人机,还可以反制无人机群。
二、系统组成
反无人机系统搭载了“探测”、“指控”、“干扰反制”、“载车”四个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组合,能够实现目标探测、指挥控制、干扰处置、效果评估、辅助训练等五大功能,既可以机动部署也可以固定部署。
反无人机系统具有多元传感器协同探测和综合识别技术、多体制复合拦截技术、多模式超宽带综合干扰组合技术、全频段无线电侦查技术等我司独有的核心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既可以反制中大型无人机,也可以反制低慢小无人机,同时还可以反制无人机群的产品。多源探测技术:利用雷达、光电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目标探测,提高探测精度和范围。
智能识别算法:依托深度学习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套能够快速准确识别无人机类型及威胁等级的算法。
敏捷指控系统:开发了一个高度集成的指控平台,实现了从目标发现到反制行动的快速反应。
复合干扰技术:针对无人机通信链路的多样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射频干扰系统,能够有效干扰无人机的遥控信号和导航信号。
机动部署能力: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部署需求,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配置。
经过各个子系统的研发与测试后,羽嘉科技开始进行系统级的集成工作。在这一阶段,重点解决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不断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和野外试验,以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主要性能指标
干扰频率范围:300MHz-18GHz
干扰样式:多样式
“后门”扰乱技术:支持
机动部署能力:强
系统集成度:高
探测距离:远
识别精度:高
反制响应时间:短
四、主要功能
① 智能诱骗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受控产生功能;
② 对无人机具备驱离功能,驱离角度可任意设置;
③ 对无人机具备航向诱导功能,诱导方向及速度可任意设置;
④ 对典型民用无人机具备迫降功能;
⑤ 对无人机具备导航干扰功能;
⑥ 具备防御圈功能,可支持灵活设置导航诱骗管控区域;
⑦ 可对无人机或导航终端进行轨迹模拟,直线轨迹运动、圆周轨迹运动和虚拟位置设置;具备24h无人值守能力;
⑧ 同时驱离、防御、干扰无人机数量:在信号覆盖范围内不限制数量;
⑨ 处置模式: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可根据处置情况切换;
⑩ 具备GNSS卫星的选频诱骗及点频诱骗;
⑪ 可接收GPS、BDS、GLONASS、Galileo信号与解析的能力,实现星地时间同步与星历。设备具备在发射诱骗与牵引信号同时,对自身系统内所有设备GNSS信号进行定位、时间同步、星历获取功能。
⑫ 具备自动跟踪功能;支持协议控制管理;
⑬ 支持上位机操作,具备状态指示功能,实时显示设备工作状态;
⑭ 支持百兆以太网通信;
⑮ 具备二次开发组件的标准接口和协议。
取得成绩
2022年5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工程院刘永坚、向锦武、邱志明、冯煜芳等4名院士和17名国内知名专家参加的“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方案评审会”,专家们认为:针对目前国内无人机反制干扰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基于独特的对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机理研究的成果,突破现有产品仅能针对导航链路和控制链路等接收设备的反制技术,采用超宽频带、多干扰样式组合、空间大功率合成干扰机理,提出了既可在远距离压制式干扰无人机的测控通信链路和卫星导航信号,更能对小无人机飞行控制、发动机控制电路和器件实施干扰,致其控制逻辑发生反转,使无人机飞行失控,达到损伤目标的效果,且能对任意方向上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群目标实施迅捷干扰的技术途径,引领了装备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反无人机技术发展,为军警、边防等重点目标提供核心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市场预期明确,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2023年7月11日,首台套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合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担任副主任委员、国内14名知名专家的鉴定。专家认为: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经过研制和试验考核,技术状态稳定,各项指标都已达到任务书要求。研制过程中贯彻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要求;鉴定资料完整、准确、规范,图文与实物相符,符合鉴定要求。元器件、原材料自主可控,有稳定的供货来源。该系统大幅提升了国内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领域的技术水平,产品具备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能力,标志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前沿,是唯一具备列装实战能力的军用软杀伤一体化反无人机型号级别的解决方案。
具体表现为:
高稳定性:在长时间运行下,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使在高原的极端环境下,仍旧稳定运行,表现出色。
高效识别:无论是对“察打”战术无人机还是“低慢小”无人机,系统都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目标无人机,并对其进行精准定位。。
精准干扰:能够迅速对识别目标做出反应,进行精准的干扰和击落,确保目标区域的安全。
灵活部署: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兼容性强:系统能够识别市面上大部分无人机型号,无论是军用无人机还是民用无人机都能识别并有效反制。
智能化程度高:反无人机系统的智能分析与自主决策能力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智能化设计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多种突发情况。
操作简便: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即使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也能快速上手。
2024年5月,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在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荣获金奖。
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积累相关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种针对无人机跳频通信的自适应射频干扰系统及方法》已授权;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跳频通信的干扰功率阈值估计方法及系统》和《基于分频处理先导信息的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方法》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软件著作权《多模式超宽带综合干扰无人机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多目标综合识别软件》、《多体制复合联动拦截无人机控制系统》、《多元传感器协同探测系统》、《方舱应急照明自主启动系统》、《光电探测跟踪系统》、《雷达设备运维状态监管系统》、《雷达探测预警系统》、《通信干扰信号管理系统》、《雷达信号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无人机反制装备管理系统》、《无人机设备指挥控制平台》、《转台控制系统》、《无人机目标危险度评估系统》、《车辆行进姿态辅助监控系统》共15件,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并已经获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