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无人机民兵分队低空系统装备研制及应用
一、项目整体架构
北斗+无人机民兵分队低空系统装备研制及应用项目着重提升民兵新域新质力量实战化水平,建设一支集侦察、打击、通信中继、战场环境气体检测、物资精准投送等作战能力于一体的低空无人机分队,培养一批熟练无人机操作、懂维护保养的专业型无人机人才,为民兵新质力量建设集提供经验,提升民兵建设整体质量效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在民兵国防行动中,无人机与北斗系统结合,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确保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够准确到达目标区域,避免迷失方向或出现较大的定位误差。这对于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的任务执行尤为重要,能够大大提高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开发建设无人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
建设满足实时态势感知、精准任务规划、高效指挥调度与灵活协同作战需求,确保信息快速传递与决策执行,提升无人机集群作战效能与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任务规划、飞行控制、情报处理、通信中继及指挥决策五大功能模块,各模块协同工作,确保无人机作战任务的高效执行与指挥控制的精准无误。
2、研制战场车载侦察移动无人机巢;
车载侦察移动无人机机巢亦称移动无人机机巢,是保障无人机自 动起降的平台或者说"安全小屋",是一种可以实现无人机自动化作业的载体,具有调度灵活、战场移动便捷、开箱即用、自主可控、稳定可靠、数据本地化、软硬件一体化、高环境适应性、多天气适应性等特 点,
3、研制战场投弹无人机;
战场投弹无人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成体,包括飞行平台、信息采集、地面控制、武器挂载、导航定位和数据链通信等多个关键部分。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使得无人机能够在战场上执行侦察、监视和打击等多种任务。
4、研制战场自爆穿越机;
研制轻质、高强度的材料,以减轻重量并提高飞行性能,同时包括摄像头、图传等设备融合,用于将拍摄的实时视频传输给飞手的头戴式显示器或视频眼镜,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控制,达到精准打击的实战效果。
5、研制战场综合应用无人机;
依据战场环境模拟,研制集打击、检测、电子信息收集分析、态势感知等一体综合应用无人机,其涉及到无人机综合性能,如载重、飞行控制系统、电子侦测系统、数据回传系统等多元化融合,整体提升对战场环境的实时分析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打击能力,为战场决策做重要辅助。
6、研制应急通信补给无人机;
战场环境错综复杂,涉及到基础通讯设施受损,基于该方面考虑, 研制极端情况下的通讯补给无人机,重点研制方向在于无人机续航能力及应急通讯联络补充,通过公网便携设备、自组网等硬件设备,以及频点转换、带宽扩大等主要技术。
7、研制物资投送无人机;
物资投送无人机主解决复杂地理情况下的战备物资运输难、时效 长的问题,通过优化和研发新型无人机结构、载荷系统、动力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8、研制反无人机系统;
反无人飞行器系统主研发搜索系统、光电跟踪系统、射频干扰系统及显控单元四个主要分系统及模块。其中,搜索系统完成对任务区域低空目标的监视及位置指示功能,由搜索雷达和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构成,两种体制的搜索系统可根据环境独立使用或配合起来使用以提高探测性能;光学跟踪系统完成对目标的自动跟踪功能,使得射频干扰系统的定向天线能够实时对准目标;射频干扰系统用于完成对目标无人机GPS和无线遥测链路的定向射频干扰功能,使得无人机失去控制,无法继续飞行;显控单元主要完成系统的状态监测、控制、态势显示及人机交互功能。
三、项目应用成果
目前该项目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娄底军分区首长的高度认可,即实现了北斗低空的战略应用,同时改变了低空的传统作战模式。具体复制性强、市场潜力巨大等明显优势。北斗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于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能力的提升,通过新型产品装备制造、平台一体化的整体架构以及融合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技术,满足复杂环境下的作战需求。改变传统作战模式。
目前该项目在娄底军分区多次模拟训练与演习,通过北斗+无人机低空应用技术,可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帮助指挥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不仅可以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还能参与复杂的作战行动。协同作战无人机项目的成功开发将极大地增强民兵在未来战斗中的作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同时无人机的使用减少了对有人驾驶飞机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民兵的风险。可以将部分危险的作战任务交给无人机执行,提高战斗的生存率,无人机作战不仅改变了战术层面的规划,还可能影响战争的整体策略。例如,无人机作战应用为人工智能、装备制造、通讯行业等发展提供应用场景,而且提出更高要求,这可能会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同时也是低空经济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附:CCTV央视第七频道-谁是终极英雄栏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