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枢纽一张网,推动城市新经济
一、总体介绍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将在全市建成公共无人机起降场40座以上,末端无人机起降点220个以上。根据杭州市相关工作任务安排,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杭州低空公司”)承担其中40座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建设运营任务,并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末端无人机起降点,进一步完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最终形成杭州市公共无人机起降枢纽网。
二、主要做法
杭州低空公司以同城即时配送、应急医疗物资配送等低空场景为牵引,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低空场景需求方和低空运行企业的需求,杭州低空公司依据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市民生活、运行安全、空域资源、环境影响、工程设计、安保影响、周边影响等多个维度的评判标准,结合土地性质等因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起降场的场地勘查工作,这些评判标准涵盖了数十个大项和数百个小项,旨在确保公共起降场的选址和建设既能满足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又能兼顾城市整体规划和市民生活的便利性。
2024年9月,杭州低空公司在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和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建成全市首批2座枢纽型公共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首批公共起降场以低空物流场景为主,场地部署运控室、存储室、充电设施、监控设施、气象设施、货物分拣区等,即为无人机运行企业提供无人机起降空间、航前航后检查、充换电、设备存储、货物装卸、货物分拣,气象数据报送等各类无人机运行的专业地勤服务,又为消费者提供快捷便利的低空运输服务,减轻低空企业“既造车,又修路”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门槛和运行成本,推动低空物流成本逐步贴近传统地面同城即时配送的价格,逐渐形成低空物流商业模式。
图 梦想小镇公共起降场
2024年11月,杭州低空公司在杭州火车东站西广场建成首个公共起降点,保障杭州完成了全国首次跨城市的“低空+高铁”血液制品跨城联运的新模式,新场景,实现1小时到绍兴,2小时到台州。
2024年12月,杭州低空公司又分别在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和余杭区良渚街道建成全市第二批枢纽型公共无人机垂直起降场。
三、取得成效
自2024年9月下旬起,公共起降场多主体低空飞行协同运行已正式开展。韵鸢科技、丰翼科技、迅蚁科技等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进驻公共起降场,在完成联调测试及低空平台数据接入后,已开展常态化飞行。起降场配备专职人员为在场内飞行的企业进行专业地面服务及飞行调度协调,实现让飞行变得更安全,更高效。目前,公共起降场已链接了7条航线,特别是2024年“双十一”期间,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正式投入运营,基于公共起降场及杭州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为“双11”这起源于杭州的特别日子,提供全新的城市配送方案。至2024年12月底,首批两座公共起降场3个月共计保障运行数百个架次。
公共起降场之所以称之为“公共”,是因为起降场可以为“非特定”运行人即“多市场主体”提供包括无人机起降空间、充换电、设备存储及货物装卸接驳服务等飞行保障,为低空运行降本增效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服务支持,以这一创新的“共享”服务模式,可为所有杭州低空运行人提供安全规范的起降空间、设施和专业化的服务,避免低空企业对起降场地、保障人员的重复建设和投入,避免有限的地面资源、基础设施的浪费,从而降低新兴低空应用和创新企业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创新更多低空新模式,打造更多应用场景,让大规模化低空飞行成为可能。
畅享未来,杭州将被数十个枢纽型起降场全面覆盖,这些起降场与数千座末梢起降点形成一个复杂而高效的低空交通地面设施网络。这一张庞大的网络将支撑起杭州市全域的低空运行,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全市未来所有公共起降场不仅为低空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起降环境和专业化的设施服务,还串联起周围十几种服务场景,包括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急救、文旅消费等。此外,这些公共起降场还将与许多社区,商业,医疗机构等形成空中连接,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的服务范围。随着起降场的不断建设、低空物流货运吞吐量的逐步增加,起降场将逐步增加低空货物智能分拣设备,以保证起降场货物接驳转运的智能化和时效性。并随着起降场的起降架次、运行企业、货物吞吐量以及起降场功能的不断增加,低空公司将不断开发和迭代起降场智能管理系统(VAS),逐步实现起降场数字化、智能化调度和运行能力。通过基础设施的复利效应,低空经济的服务将进一步深入长尾市场,助力杭州市低空经济的发展规模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