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测绘勘察领域创新应用

2025-02-19 15:06:21
申报单位:成都雷电鸟科技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案例描述

  成都市大邑县地处川西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占40%、丘陵山地占60%),是典型的“多规合一”试点区域。近年来,大邑县《成都雷电鸟》依托低空经济政策优势,将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打造西南地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测绘标杆。

  典型应用场景:

  全域地形测绘:2024年起,大邑县《成都雷电鸟》启动“雷达大邑”地理信息建设工程,采用15架多旋翼无人机完成全域2平方公里高精度三维建模,分辨率达5厘米,较传统测绘效率提升20倍,成本降低60%。

  地质灾害监测:针对西岭雪山片区山体滑坡隐患,部署10架搭载热成像、激光雷达测距的无人机,每月开展毫米级实验性形变监测。

  生态资源勘察:与《四川华晖盛世探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雷达项目,无人机完成120公里石油管道检测、30平方公里石油勘探且数字化建档,支撑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

  截至2024年,大邑县已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服务+数据共享”模式,培育本地化测绘《成都雷电鸟》无人机服务企业1家,年产值突破160万元,服务范围辐射至新疆、阿坝州、甘孜州等川西高原地区。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技术学院刘四新教授现场实景拍摄

  二、技术要求

  大邑县《成都雷电鸟》测绘无人机系统以“高精度、全地形、智能化”为技术核心,关键创新点包括:

  多源传感器融合

  激光雷达(LiDAR):采用32线激光雷达,点云密度达200点/㎡,实现复杂植被覆盖区地形穿透性建模。

  五镜头倾斜摄影:同步获取垂直与倾斜影像,构建厘米级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立面精度误差<3厘米。

  高光谱成像:搭载400-1000nm光谱相机,识别地表物质成分差异,用于非法采矿监测与土壤污染评估。

  智能作业系统

  自主航线规划:基于AI算法自动划分测绘网格,适应山区、城镇等混合地形,续航优化率提升40%。

  实时差分定位(RTK):结合北斗三号系统,平面定位精度达1cm+1ppm,高程精度2cm+1ppm。

  边缘计算能力:机载计算机实现点云与影像数据实时拼接,外业数据处理时效提升70%。

  空地协同网络

  构建“无人机+地面站+云平台”一体化系统,通过5G专网实现TB级数据实时回传,与县自然资源“一张图”平台无缝对接。

  支持多机集群作业,单日最大测绘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满足应急测绘“2小时响应、6小时出图”需求。

  三、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成本与效率优势

  成本对比:传统人工测绘山区成本约800元/平方公里,无人机测绘综合成本降至150元/平方公里。

  项目收益:2024年大邑县《成都雷电鸟》完成跨区域测绘项目3个,单项目平均营收36万元,毛利率超31%。

  市场增长潜力

  区域需求:川西地区地形复杂,传统测绘覆盖率不足20%,仅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年需求超10亿元。

  产业链延伸:带动本地传感器研发、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企业集聚,2024年产业链规模达1.3亿元,同比增长42%。

  政策红利

  四川省《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指南》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县级三维实景地图全覆盖,预计为大邑县无人机测绘带来年均1000万元订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规划,推动跨区域测绘服务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

  四、社会效益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通过无人机定期巡检,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率预计从65%提升至98%,尽早实现人员零伤亡。

  应急测绘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比较预测可支撑2022年“8·13”西岭镇山洪灾害救援决策,减少群众转移时间50%。

  生态环境保护

  精准识别非法占地、盗伐林木等行为,2024年查处生态破坏案件同比下降32%。

  建立黑水河湿地无人机生态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数据采集效率提升6倍。

  城乡治理现代化

  完成全县98个行政村宅基地数字化确权,可用于化解土地纠纷,确权效率提升60%。

  三维实景地图支撑智慧城管建设,2024年城市管理事件处置时效提升45%。

  人才与就业带动

  联合成都工业学院开设无人机测绘专班,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200余名,本地就业率超90%。

  孵化1家《成都雷电鸟》“无人机+乡村规划”社会企业,助力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

  五、结论与展望

  大邑县《成都雷电鸟》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重构地理信息获取方式,为山区县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未来将重点推进:

  技术融合:探索“无人机+卫星+物联网”的空天地协同监测网络;

  数据赋能:建设西南丘陵地区测绘数据库,开发AI地质风险预测模型;

  模式输出:打造“大邑标准”测绘服务套餐,向云贵陕等相似地形省份复制推广。

  该案例表明,低空经济在测绘勘察领域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其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守护生态安全边界的战略意义。无人机测绘正从“数据工具”进化为“数字基建核心组件”,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智能底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