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苍山洱海治理在低空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智能监管系统建设典型案例

2025-02-17 16:35:25
申报单位: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州分公司
投上一票  

  建设背景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洱海,这对坐落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山水瑰宝,以其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孕育出无数生灵,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大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苍山,山顶终年积雪,圣洁而美丽,是大理四大名景“风花雪月”中的“雪”。它以雪、云、泉、石闻名遐迩,拥有 19 峰、18 溪,峰间溪水流淌注入洱海,是云南植物王国中植物资源富集的宝库之一,保存着原始状态的苍山冷杉、特有的高山杜鹃灌丛等珍稀植物。

  洱海,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处于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由三岛、四洲、五湖、九曲组成。其水产丰饶,史载 “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大理人民,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调研时,高瞻远瞩地指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这不仅是对大理州各级干部的郑重嘱托,更是赋予了大理人民守护这方山水的神圣使命。

  保护好苍山洱海,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大理州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坚持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八大攻坚战。组建专家团队,健全科研统筹和专家会商工作机制,成立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智能监管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建成大理市苍山洱海(湿地)智能监管一体化系统,把“低空+生态”理念融入系统建设过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苍山洱海治理新格局。

  主要做法

  (一)需求引领、持续优化

  紧扣苍山洱海生态保护与治理核心目标,始终遵循项目初衷,依据大理市生态及城市发展需求持续优化项目规划。充分考虑低空经济在生态监测与城市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将无人机低空巡查、数据采集纳入系统功能拓展范畴。以生态保护红线与城市治理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系统功能模块与监测点位布局,确保无人机能够高效覆盖苍山洱海关键区域,如利用其对洱海湖滨难以到达的湿地角落进行精细化生态监测,对苍山森林茂密区进行全面火情隐患排查,紧密贴合苍山洱海生态保护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实际需求,为项目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职责、协同合作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打通技术与资源流通的关键脉络,有力地推动项目建设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低空经济相关技术与资源整合上,着重协调无人机设备供应、飞行空域申请、专业操控人员培训等事宜。始终将安全、数据安全与质量标准视作不可逾越的红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与质量管控机制,确保无人机在项目中的应用安全可靠。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全力配合,依职能提供专业数据与业务指导,深度参与无人机应用场景设计与功能定制,协同攻克无人机数据传输、影像AI分析等技术难题与管理挑战,凝聚强大建设合力。

  (三)完善制度、规范建设

  构建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涵盖系统设计、建设、运维全流程。在无人机应用方面,制定“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细则”,明确无人机起飞、巡航、降落流程及应急处置措施;在技术标准中详细规定无人机搭载设备参数、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出台“无人机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规范设备保养、维修、更新流程;形成“无人机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指南”,指导数据筛选、分析、存储及与其他系统数据融合等日常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运行有章可循、标准统一。

  (四)严格监督、质量把控

  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从项目设计源头抓起,严格审核设计方案,确保无人机应用规划合理。强化建设过程监管,实施 “双周巡检、月度通报” 制度,组建由技术专家与业务骨干构成的督导组,对无人机设备性能、飞行稳定性、数据采集准确性及系统集成情况进行全方位巡查监督。在项目验收环节,对无人机相关功能进行严格测试,保障项目高质量交付和运行,确保无人机在苍山洱海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五)示范引领、经验推广

  打造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监管示范样板区域与应用场景。洱海湖滨生态监测示范段可利用无人机实现高频次、高分辨率的水体污染监测、湿地生态动态监测及非法渔猎监测等;苍山森林防护智能感知区可借助无人机热成像技术与智能识别算法快速定位森林火源与非法入侵人员。在低空智慧城市领域,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无人机应用经验,主要包括无人机航线规划、数据处理模型、多部门协同调度机制等。目前该经验已成功应用于全国范围内多个相关项目。

  (六)宣传推广、成果展示

  联合媒体部门编制宣传方案,举办技术研讨会、科普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无人机在系统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中的独特能力,如无人机拍摄的苍山洱海高清生态影像、实时监测数据变化等。提升项目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营造共建共享良好氛围。目前项目已获得第七届“绽放杯” 5G应用大赛云南区域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无人机应用是其中重要的创新亮点。

  应用成效

  (一)生态监测与隐患排查效果卓越

  无人机成功覆盖传统监控点位难以抵达的角落,实现精细化生态监测,可精准掌握覆盖半径内区域环境的细微变化,为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智能监管系统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在苍山森林茂密区,无人机挂载红外热成像技术与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模块,一旦监测异常热源或烟雾迹象,即刻向指挥中心精准发送警报信息,为灭火行动抢占先机。其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火灾萌芽之初便启动防控程序,相较于传统监测手段,极大地缩短了火灾发现的时间差。火情发生后,无人机可迅速抵达火灾潜在区域,详细勘查火势走向与周边环境,为制定科学的灭火策略提供详实依据。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与精准的定位引导,助力消防力量实现精准扑救,有效遏制火灾蔓延,切实将森林火灾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有力保障了苍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

  (二)多部门协同作业效能显著提升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与无人机应用紧密协作。各部门依职能提供专业数据与业务指导,深度参与无人机应用场景设计与功能定制,成功攻克无人机数据传输、视频AI分析等技术难题与管理挑战,增强了部门间协同联动能力,提高了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工作效率。

  截止2024年12月31日,系统整体目前共产生49153余条告警,累计派单150余起,无人机飞行300余次,月均发现可疑违法案件234件,通过平台+理政通实现告警信息全流程闭环,结案率为100%。积极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快速自动识别和预警,使得整体执法效率提升约74%,整体结案效率提升约37%。

  (三)系统运行规范有序

  依据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无人机飞行操作有章可循。从起飞、巡航到降落,以及应急处置,均按照“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细则”严格执行,保障飞行安全。

  严格的技术标准确保无人机搭载设备参数、数据采集精度符合要求,为获取高质量监测数据奠定基础。

  “无人机设备管理与维护规定”使设备保养、维修、更新流程规范,维持设备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无人机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指南”指导数据有效筛选、分析、存储及融合,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推动系统科学高效运行。

  (四)质量管控保障作用突出

  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下,从项目设计源头确保无人机应用规划合理。通过 “双周巡检、月度通报”制度及专业督导组的监督,无人机设备性能、飞行稳定性、数据采集准确性及系统对接与集成情况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助力系统高质量交付与稳定运行,使无人机在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中持续稳定发挥关键作用。

  (五)示范引领与经验推广成果丰硕

  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理念,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地区前来参观考察并积极推进落地试运行工作。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内,弥渡县、洱源县等区县等地率先行动,推动类似项目落地,开启了本地化实践探索与试点工作。放眼全国,陕西省咸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新疆自治区昌吉市及江西省九江市等相关部门纷纷行动,或已完成交流互动并着手筹备落地事宜,或正计划前来深入交流学习,积极借鉴该系统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助力本地相关领域的发展与提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