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融合低空经济+AI,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2025-02-17 15:02:14
申报单位:广西信安锐达科技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1、总体介绍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天津市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管护机制不健全,整治成果难以巩固的情况。

  宝坻区是天津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中国天津市中北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属于华北平原北部的一部分,宝坻区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24公里。 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目前开发面积为1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宝坻区辖6个街道:宝平街道、钰华街道、海滨街道、周良街道、朝霞街道、潮阳街道;8个镇:大白庄镇、口东镇、霍各庄镇、史各庄镇、牛道口镇、大口屯镇、新开口镇、牛家牌镇、郝各庄镇、大唐庄镇、尔王庄镇、王卜庄镇、方家庄镇、林亭口镇、八门城镇、黄庄镇、大钟庄镇、新安镇。区政府位于宝平街道。

  宝坻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精心组织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实现了农村环境面貌一年一个样。自2018年以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集中补齐了一批环境问题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等日常工作大都依赖人工巡查,问题反馈不够及时,通过本项目的平台建设,构建起了智能监测及预警模型和全时空多维影像数据处理模型,融合“最强AI大脑”,能够极大提高了管理单位各级负责人的工作效率。实现网格人员履职有痕、处置有据、问责有理,将管理单位监管的工作效率提升70%以上。

  该平台承载了无人机飞行的视频和AI识别的图像预警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深入分析和处理后,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无人机收集的高清图像数据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为决策者提供了客观、全面的基础信息。高清图像能够展现出环境细节和场景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各种情况,包括建筑结构、土地利用、环境污染、废弃物堆积等情况。相关数据则提供了地理信息、时间轴等维度的综合分析基础。

  这种全面的信息基础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2、主要做法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引入了AI、无人机和智慧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平台等现代科技,灵活应用和组合,创新构建了一套适合天津宝坻区农村环境管护实情、贴合基层工作人员使用的科学的智能化长效管护机制。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以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平台为底座,重构完善的环境智能发现、上报和处置业务流程,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智能化监管,解决基层管护人员不足,乡村环境难以监管到位;通过服务衔接建立群众参与的机制,打破群众信息反馈不畅,问题反馈难解决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响应,层层有督办,件件有着落,切实解决乡村建设重建轻管的问题;实现了群众上报便捷化、问题处理及时化、农村管理精细化、决策分析科学化的目标,提升群众幸福感,提升基层工作效率,改善党群关系,进一步推动乡村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一处美”向“处处美”的转变。

  平台充分考虑了基层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痛点问题,深入参与到基层工作中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基层使用人员的需求,针对性地设计了平台功能。例如对于某一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需要进行前后多次核对,确认是否在同一地点重复多次发生;宝坻区每天上报的事件多达30余条,并且拍摄区域500平方公里,这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十分巨大,并且完全现现场符合确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成本高、见效缓慢;针对这一需求,平台创新性开发了智能符合功能,借助AI对无人机拍摄的前后两幅照片进行智能化批量比对,即可快速识别出统一地点是否再发生过同类事件,大大的提升了工作办事效率,效果显著。同时基于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即可研判出问题高发区域、高发时间段,为管理者提供了重点治理方向。

  二是利用无人机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效率;有效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效率高、视角宽等特点,对宝坻区500平方公里范围的农村区域进行全面覆盖,定时拍摄区域内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人眼难以发现的问题,极大的节省了原本需要投入的人力,切实做到大面积管理的同时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无人机巡航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域,包括人力难以到达或监测盲区的区域,提高管理全面性和效率。

  无人机巡航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覆盖传统方式难以达到的广阔地域,包括人力难以到达或传统监测方式无法涵盖的区域。传统巡查可能受制于地形限制、人力资源不足或安全隐患等因素,难以覆盖广阔地域,而无人机可以自由飞越复杂的地形,快速到达难以接近的区域,提高了管理范围的全面性和效率。

  这种广泛覆盖的能力意味着无人机可以探索并监测监管盲区,即传统手段难以涵盖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因为交通不便、地理条件恶劣或安全隐患而难以进行有效监管。但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进入这些区域,收集数据、进行监测和反馈,填补了管理上的空白,提高了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是利用AI进行全面赋能,快速识别判断,自动解译、自动分析无人机上报的视频中存在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疑似坑塘沟渠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并预警到平台。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AI进行了智能分析与研判,得出过往高发区域、高发时段、高发类型,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理意见;

  平台充分考虑到了管理者面对大量业务数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的痛点需求,因此开发了一件生成电子巡查报告的功能;即利用人工智能,对大量过往数据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归纳展示,并通过结构化的文字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描述,一键生成电子巡查报告,根据需求调整事件类型图表统计、事件概况分析、事件区域分析等内容,并给出建议及具体措施。

  无人机巡查结合AI智能分析及任务全流程管理,为宝坻区的环境管理树立了现代化的形象。这种新兴科技的应用向外界展示了宝坻区在管理领域的创新意识和高效实践。这不仅彰显了区域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更向社会传递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展现出宝坻区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前瞻性和积极性,塑造了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先进形象。

  3、取得成效

  平台的建设,切实实现了提质增效,实现农村问题从发现到处置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单位工作效率提升70%以上,彻底摆脱对人力的过度依赖;

  基于无人机+AI算法,实现2人操作无人机即可对500Km²范围的农村区域进行固定巡航;以往通过人工每月仅可对24个镇进行1次抽查,平台和无人机正常运行后,已对天津市宝坻区24个镇、169个村进行网格划分,实现网格化管理,每月完成2次固定巡检,100%覆盖169个村。

  基于AI算法,平台运行至今已发现农村环境问题1000余件,事件办结率最高达100%;

  天津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平台改造了全新的业务流程,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加上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的赋能,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基层人员减轻工作量的同时,以往难发现的隐蔽问题也得到了精准的处置;

  宝坻区的案例说明,无人机+AI的结合不单是一个工作辅助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极具特色的业务和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样本;未来,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发挥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完善天津农村人居长效管护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守护绿水青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