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建设青岛莱西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集群,加快培育“低空+”融合发展新优势

2025-02-17 11:22:36
申报单位:莱西市店埠镇人民政府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低空经济是国家重点支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范围广、应用领域多、发展空间广阔,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作为青岛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板块,莱西市谋划布局较早,在店埠镇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构建起了以通用机场为核心,覆盖低空制造、低空教育、低空运营三大板块的“一核三区”产业布局。

  从陆路畅通到打开空中门户逐梦蓝天,莱西市店埠镇立足完善低空产业生态,高效利用空域资源,将青岛莱西通用机场打造为“强基础设施、多应用场景”的A类通用机场,向“新”提“质”,加速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依托政策支持及资源禀赋,以“低空+产业”模式,全方位布局固定翼整机及无人机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教育、智慧农业生产等业态。

  二、主要做法

  集聚低空经济新业态,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并驾齐驱。引进培育青岛“链主”企业万丰钻石飞机,2023年5月,首架“中国造”万丰钻石DA50飞机在青岛莱西通用机场成功试飞;同年8月,DA50飞机获批山东省首张整机生产许可证,累计订单近百架,莱西市逐步成为钻石DA50飞机碳纤维零部件和整机制造的全球生产基地;将工业无人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与联东U谷、航天科技合作建设专业化园区。园区落地无人机项目3个,实现了莱西市无人机产业新的突破。其中,中航智飞提供无人机及地面保障设备;翊蓝科技已下线6架300公斤级无人机,700公斤级无人机已完成装配,并成功首飞。

  构建低空人才新格局,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引进全国最大的航空教育集团——四川泛美教育集团,建设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青岛北方航空职业学校2所专业院校,下设无人机维修、空中乘务等25个专业,实现中职、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在校师生达到9000余人,预计2025年可突破1.2万人,向南方航空等定向输送人才过千人。积极发展社会培训业务,面向全国市场开展私人飞行、应急演练培训等业务,承办了省、青无人机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20余场。联合泛美智飞,构建全方位无人机操作培训体系,实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同质、融合发展。

  拓展“低空+”消费场景,航空文旅与航空研学交相辉映。融合发展是构建低空产业生态体系的关键。推进低空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低空+旅游”“低空+培训”等新兴消费逐渐兴起,低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良好的空域环境和区位优势,让青岛莱西通用机场备受青睐。依托机场,引入泛美、天正、星河等十余家企业驻场飞行,开展飞行培训、飞行体验、航空研学等业务,推出“空中旅游看莱西”“莱·飞行”等项目,安全飞行超13000架次,近4400小时,已成为山东省活力最热、无人机飞行量最高的通用机场。2023年,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入选第四批青岛市级研学旅游基地,致力打造“教育研学+科技体验+飞行探秘”为一体的航空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

  2024年,青岛市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莱西园区作为青岛市低空经济提升区之一,由青岛市级层面科学统筹,助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园区组建工作专班和专业招商团队,创新成立法务团队,高标准完成园区规划,积极发挥青岛莱西两级链长制作用,推动产业园定位专业化、发展集约化、招商集群化、服务精准化,不断推动低空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青岛莱西低空经济产业园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策支持、顶层谋划,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园区优越的资源禀赋。一是飞行配套完善。取得A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内部设施完备,建有800米的高标准跑道一条、两座现代化机库以及综合楼、航空加油站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可满足大部分中小机型起降需要。二是空域条件优越。机场总训练空域超800平方公里,且空域内无禁飞区和限制区,受空中管制影响小,可飞行时间长。园区按照空域管理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机场飞行服务和监管系统,为区域内飞行培训、低空体验、无人机测试飞行等提供监视、告警、航情等服务,空域管理科学、高效,空域使用更便捷、更安全、成本更低。三是资源要素完备。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3033亩,剩余约1627亩可供后续开发建设,并在园区周边预留1400多亩的产业拓展区,能够为各类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充足空间资源支撑,为园区远期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未来发展

  未来,青岛莱西低空经济产业园将不断完善招商运营体系,深耕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制造2条细分赛道,做优航空职业教育品牌,系统探索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运营模式,打好产能爬坡、企业倍增、人才引育、场景拓展“组合拳”,打造产业聚集、配套齐全、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持续增强产业招商引资质效。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推进招商引资,以“链长制”为统领,以“链主”企业为牵引,不断拓宽信息渠道。注重“中介招商”和“全要素招商”模式,利用好专业招商团队推介,采取针对性的靶向招商,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抓好无人机专业化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集群+专业园区”发展模式,抓住国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契机,积极申请专项债等各类资金,对机场道路、污水管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形成建、管、营的市场化发展新能式。深化低空融合发展多元业态。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以打造青岛市低空经济先行区为契机,重点发展以固定翼飞机和工业无人机为重点的低空制造研发产业,突破航空培训、科普文旅等低空运营产业。积极对接承办无人机发展论坛、无人机技能大赛等活动,开展无人机飞手培训等,构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