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赋能国家航空应急救援,激发低空经济活力

2025-02-14 15:49:06
申报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围绕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民航二所组建了专门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团队,针对国产吊桶市场占有率低、产品依靠进口等行业发展短板,研发了直升机消防吊桶系列产品,通过民航局相关部门的适航审查并获得补充型号证。

  直升机消防吊桶主要由桶体、控制装置、吊挂装置三部分组成,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伞状可折叠机构、一键式控制方式等创新设计,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该产品匹配主力灭火直升机型号开发,现已完成在Mi-171、Ka-32、AS350三个机型上的适航取证,其中Mi-171型直升机消防吊桶是我国在该领域获得的首个补充型号合格证产品。其性能参数如下:

  1、 空载重量:130Kg;

  2、 桶体容量:1000/1500L/2000L/3000L(支持容量调节);

  3、 吊索长度:5m/10m/20m(可定制吊索长度);

  4、 控制方式:一键式控制(响应时间小于1s);

  5、 电气参数:机上取电,电压22~32V,电流不大于5A;

  6、 取水时间:从桶体触水到装满水不超过15s;

  7、 洒水时间:从阀门开启到洒水完毕不超过6s;

  8、 泄漏量:吊桶满载时的泄漏量不超过6L/min;

  9、 使用频次:整体使用频次不少于3000次;

  10、 使用寿命:整体使用寿命不少于3年。

  2024年8月,该产品成功入选工信部 “2024 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是唯一入选的同类产品,项目团队也受邀参加了“重庆应急救援装备产需对接会”和“东莞中国应急救援产业大会”,标志着作为应急救援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产品,已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度。

  二、主要作法

  (一)技术创新。首次系统性地研究直升机消防吊桶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设计仿真技术、灭火剂抛洒及精准控制技术、作业飞行技术等,提出了直升机消防吊桶的配备原则与方法;首次系统性地研究直升机消防吊桶加改装及测试验证方法,主要包括直升机消防吊桶加改装技术、地面试验和飞行验证方法,弥补了我国在直升机消防吊桶领域技术研究的不足。

  (二)产品创新。结合我国现有主力直升机型号(Mi-171、Ka-32、AS350),首次研发装载容量为1000L/1500L/2000L/3000L的系列化产品,相关产品通过实验室测试及加改装飞行验证,满足CCAR-29部外挂物等规章标准要求,获得民航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实现了主力机型的基本覆盖;首次开发与直升机消防吊桶相配套的灭火剂加注技术,实现了灭火剂的定量灌装与加注、均匀搅拌及参数设置等功能,提升了直升机消防吊桶作业效率。

  (三)应用创新。该产品针对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载重减少的特点,在吊桶外部设计了容量调节装置,实现了容量调节的功能。该产品先后在2022年重庆山火救援、2023年国家应急救援演习和2024年四川雅江山火救援等重大森林火灾救援中得到了应用验证,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在取水速度、密封性、便携性等方面全面超越进口产品,得到应急管理部门及作业机组的一致好评。

  三、取得成效

  (一)参与2022年重庆山火救援。2022年8月,四川、重庆等地持续高温干旱,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接到应急管理部门和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的应急救援需求。民航二所航空应急救援作业装备研发团队携带自主研发的直升机消防吊桶,迅速赶赴重庆参与扑灭森林大火。本次山火救援是该款吊桶首次投入实战化应用,充分展示了该产品良好的操控和作业性能,得到了应急管理部门和作业机组的高度评价。

  (二)参与“应急使命·2023”救援演习。2023年5月,代号为“应急使命·2023”的国家应急救援演习在云南丽江举行,民航二所参与“空地协同营救灭火”演习科目,圆满完成了该科目的空中灭火救援任务。飞行演习结束后,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重点报道了直升机消防吊桶,向公众展现了民航二所在航空应急救援作业装备国产化方面的新成果。

  (三)参与2024年四川雅江救援演习。2024年3月,四川雅江地区突发山火,火势凶猛且火场环境复杂。民航二所迅速派出技术人员,赴雅江与青岛直升机公司机组人员汇合,开展吊桶地面检查调试,并与机组现场沟通确认操作要领及应急处置措施。配合机组成功扑灭山区多个火头以及大量烟点、火线,为最终扑灭雅江山火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